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
 > 廉政新闻  > 专题报道
温柔一刀
时间:2008-08-06 字号:[ ]

温柔一刀

——关系与规则浅析

泽雅镇人民政府 何 健

  当前社会,依靠关系来办事似乎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。“走后门”之风如此普遍,以至送礼成为许多人无师自通的生活艺术。在实际生活里,人们常常要考虑:亲友生病,必须住院,找病床需不需要透过人际关系?开车违反交通规则,被开罚单,是否可以透过关系取消罚单?如果到银行申请房屋贷款,需不需要托人帮忙?大学入学,请人帮忙是否有用?
  在不同的社会里,通常是以不同的方式来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。愈有“人情味”的社会,就愈有很可能就通过“关系”周旋。有了关系,不仅可以把事情办成,还可以办好、办快、办省(减少或免除有关费用),以至不少人深信:尽管找关系未必就能办成事,不找关系则肯定办不成事。
  我们不禁要考虑这种潜规则的形成原因和社会后果。思考这个问题,先要弄清楚“为什么要找关系”。分解开来就是:办什么事需要找关系?寻求什么样的关系?
首先是“办什么事”的问题。人们之所以要找关系办事,往往是由于个人按照成文的规则难以获得所要的资源、机会或信息。如果正常途径可以达成既定目标,就不必劳神费力找关系。因此,“找关系”的盛行跟某种“短缺”有密切联系。这里所说的“短缺”,既包括物质资源的短缺(如紧俏物品),也包括机会、信息和服务的短缺(如入读名牌小学、让名医来动手术、就业、提干或升迁、招标内部信息等)。因此,能迫使人们找关系的事(即“办什么事”),往往具有如下两个特征:对当事人比较重要;处于短缺状态,按照正常规则难以获得。
  如果稀缺资源是一种由私人所握有、并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资源,那么,围绕它们的竞争就变得简单和透明,即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获取。问题在于稀缺资源常常是公共资源,它不由市场所配置,而是由管理这些资源的官员或其他相关人员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、竞争各方都要遵守的普遍规则或制度性程序来进行分配的。理论上,在这些规则面前,必须人人平等,不能因人而异,不能有“特殊”和“例外”。
  尽管如此,在中国这样一个“特殊主义原则”盛行的儒家社会 (即社会关系是按照人情关系而不是按照普遍规则来调节的),普遍规则常常会被人情关系则所消解和取代。对公共性的稀缺资源的竞争,常常会转变为“是否能有效地影响稀缺资源的掌控者”的竞争。因此,在“寻求什么样的关系”上,并不是随便什么关系都要动用,而是寻找并建立同那些握有稀缺资源、能带来回报的“权威人士”的关系。由此导致社会上形成凭“关系”办事的坏风气。
  林语堂先生在《吾国与吾民》中曾把“面情”和“恩典”、“命运”并称统治中国的三女神——既体贴又迷人,以致堕落了我们的祭司,诌媚着我们的统治阶级,保护权势,勾引富人,催眠穷汉,腐化革命团体,麻痹司法界,使各种法令条文不生效力。从这个意义来说:关系就是“温柔一刀”,虽然从表象上看温情脉脉,使人与人之间变得不那么紧张,不那么疏离,甚至许多森严的规章制度也变得富有弹性和伸缩性,不那么生硬、死板和与人对立。人们往往忽略在“温柔”的背后是“残忍的一刀”,这“一刀”无情地割断现代化的进程,在会不知不觉中伤害民众的长远利益。
  办一件事情,不是凭制度、规则来处理,完全看来人的生与熟,“关系”的深与浅,这样办事的结果严重影响和制约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。“关系办事”还是庸败行为的催化剂。既然是熟人,难免要拿原则做交易,难免要“礼尚往来”,从“小意思”到“大名堂”,搞坏社会风气,使人在物欲前迷失。长此以往,公共服务部门不再是对社会进行有序管理的机构,而成为道德沦丧、追名逐利的交易场所。
  其实,我们有另外一种选择。在“温柔一刀”的对立面站着“铁面无私”的规则。规则是用来谋求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、协同和一致的标准化和普遍化行为准则。普遍的规则意识减少了交易摩擦和合作成本,增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和协同水平,提高了社会的预期和行为效率。可以说,社会成员普遍的是一个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文化条件。规则意识的形成能有效避免关系办事造成的种种恶果。
  靠关系办事是对现代文明不适应性的表现,阻碍乃至危害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。既然中国人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,选择了民主和法治的政体,选择了倡导公平和正义的社会,那么就应摒弃“靠关系办事”的习惯,将理性的成文规则变成大众文化和大众深层意识,努力实现从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。
 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
【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本稿】【关闭本页】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