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多项工作获首届基层清廉建设优秀案例奖和创新奖 | |||
|
|||
6月18日,首届“基层清廉建设(浙江)十大创新经验发布活动”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举行。本次活动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、浙江大学主办,《反腐败导刊》杂志社、浙大廉政研究中心承办。我市《“民营之都”的亲清之道》、瓯海区的《强化涉公合同履约监督 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》以及平阳县的《用活“红”资源,滋养“廉”精神》等3个案例入选“基层清廉建设(浙江)优秀案例”,永嘉县的《智慧管家管牢村里的“钱袋子”》入选“基层清廉建设(浙江)十大创新经验” 。 2018年,我市开展“营商环境提升年”行动,市纪委市监委设立营商环境问题平台,在全市设立9620个效能监测点,聚焦政府部门涉企服务、涉企执法、落实涉企优惠政策可能出现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,广泛收集线索,对问题线索限时办结、严肃查处。2019年发布亲清新型政商关系“三张清单”,开展反对“挈篮子”承诺。2020年开展“集中整治优环境”“倾听诉求解难题”“优化考评促提升”三大行动,深化“三清单一承诺”工作。这一套“组合拳”,促进政商关系更为“清白“,让营商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。 优秀案例 瓯海区纪委区监委:强化涉公合同履约监督
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近年来,瓯海区的政府投资项目连年递增,政府各部门签署的涉公合同也呈几何级增长。然而在这些涉公合同履约过程中,管理不当、防范不足、风险巨大等突出问题时有发生。对此,瓯海区纪委区监委积极探索涉公合同履约监督新路径,各职能监管部门开展“常态化监督检查”,区纪委监委牵头不主抓,聚焦“专项再监督再检查”,共同打造“源头可溯、权力可控、风险可防”的合同履约监管体系。 优秀案例 平阳县纪委县监委:用活”红“资源
滋养”廉“精神 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红色廉政文化建设,发挥红色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的特殊作用,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。平阳县纪委县监委致力于依托省一大会址、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等红色资源,深入挖掘本地清廉元素和清廉基因,讲好清廉故事,切实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资源。 创新奖
永嘉县纪委县监委:智慧管家管牢村里的“钱袋子” 永嘉县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创新构建“一网一云四平台”体系,打造集“三资”全面监管、审批线上监督、数据综合分析、风险实时预警、流转阳光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监管系统,着力破解因农村“三资”监管质量低下导致的村级资产流失、权钱交易、信访多发等问题,实现村级“小微权力”的智慧监督,强化农村基层公权力监督。农村“三资”智慧监管系统以制度管人、科技管事、流程管权,上线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,开拓了公开、分析、预警全数据动态监控的先路。 在“清廉温州”建设过程中,涌现出诸多富有重要价值的廉洁创新实践,内容既涉及优化营商环境、村级小微权力监督等实招、硬招,也包含清廉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在廉洁创新方面走在前列,继续鼓励创新、敢想敢为、分享经验、共促发展,为浙江清廉建设提供温州模式、温州样本! |
|||